跳至主要內容

冬天進補不怕踩雷!中醫師親授「看、聞、摸」3招挑安心藥材

進補季到!中醫師教你變身藥材達人

最近天氣轉涼,街頭巷尾開始飄出藥膳香氣~不過你知道嗎?去年食藥署抽查發現超過3成中藥材農藥超標,連大家最愛用的枸杞都中槍!想要吃得補身又安心,跟著人氣中醫師彭溫雅的獨門絕活準沒錯!


🚨為什麼要學挑藥材?

  • 農藥殘留恐傷肝腎,嚴重可能得洗腎
  • 發霉藥材含致癌黃麴毒素
  • 染色枸杞泡水就「掉漆」
  • 劣質當歸煮湯會飄化學味
  • 受潮紅棗容易長蟲變質

彭醫師在《中醫不告訴你的36件事》特別提醒:「菜市場散裝藥材最危險!」很多婆婆媽媽愛買的「裸裝」藥材,根本不知道來源和檢測報告啊!


🔍專業中醫師的挑選3大招

1. 鼻子先開工|聞出天然草本香

✅合格藥材:自然植物清香(像打開中藥櫃那種舒服味道)
❌危險訊號:

  • 刺鼻化學味→可能燻硫磺
  • 霉味→保存不良
  • 完全沒味道→可能放太久

實測技巧:把紅棗放在掌心搓熱再聞,真正好棗會散發淡淡甜香!

2. 眼睛要放亮|找出完美身材

檢查重點 合格標準 NG樣態
完整度 顆粒飽滿無缺口 破皮、斷裂
乾淨度 表面無雜質 灰塵、蟲屍
乾燥度 摸起來乾爽 濕黏結塊

當歸挑選密技:好的當歸切面會像新鮮蓮藕般雪白,如果變黃褐就是放太久啦!

3. 顏色會說話|自然就是美

  • 枸杞:要選「暗酒紅色」帶自然皺褶,太鮮紅的可能是染色的!
  • 黃耆:咖啡色外皮+淡黃內芯才正常,全黃的可能泡過藥水
  • 山藥:雪白中帶點米黃,太白淨的反常理

彭醫師小叮嚀:「別被漂亮外觀騙了! 自然生長的藥材本來就會有大小不均喔~」


🛒5大熱門藥材採購指南

① 枸杞|小心染色地雷

  • 好貨特徵:抓一把搓揉不會掉色,泡水後逐漸膨脹
  • 劣質款:泡水立即褪色,水變橘紅色

② 紅棗|認明「雞皮皺紋」

  • 頂級款:表皮有細密皺紋,果肉淡黃像土雞蛋
  • 地雷款:表面光滑反光,可能泡過糖漿增重

③ 當歸|油潤感是關鍵

  • 新鮮貨:切面泛油光,聞得到當歸特殊藥香
  • 劣化品:摸起來乾巴巴,有油耗味

④ 黃耆|空心才是正版

  • 正品特徵:橫切面像吸管中空,甜味回甘
  • 假貨常見:實心結構,吃起來有土腥味

⑤ 山藥|重量藏玄機

  • 優質山藥:拿起來沉甸甸,切開有黏液拉絲
  • NG品:輕飄飄沒重量,切面乾燥無水分

📍彭醫師的溫馨提醒

  • 優先選擇「透明包裝」可看清內容物
  • 檢查包裝是否有「衛福部中藥販賣許可證」字號
  • 小家庭買「小包裝」避免受潮
  • 藥材冷藏要密封,最好放玻璃罐防吸味

最後提醒大家,如果買回家發現藥材有怪味或變色,千萬別捨不得!直接丟掉才是保命之道~這個冬天跟著專業醫師的挑選攻略,保證煮出讓全家人都安心的暖心補湯!

分類:生活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