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寒冬肌膚鬧脾氣!破解冬季癢的保養全攻略

寒流來襲皮膚先知道!冬季癢全面解析

最近早晚溫差大到讓人吃不消,冷風一吹就發現手臂小腿開始「下雪」掉屑屑。這種季節性皮膚問題不只是乾燥那麼簡單,連洗澡方式選錯都會讓狀況更嚴重!高雄醫學大學皮膚科醫師親自傳授,從日常習慣到醫療處置的完整對策。

為什麼冬天特別容易癢?皮膚科醫師解密3大元凶

❶ 天然保護層被熱水沖掉啦!

很多長輩怕冷會把洗澡水調到超燙,但皮膚表面的天然油脂膜就像防水塗層,過熱的水溫(超過40度)會直接溶解這層保護膜。更糟的是熱水會暫時麻痺癢感,讓人愈洗愈久,結果角質層含水量直接掉30%!

❷ 台灣濕度暴跌的隱形殺手

你可能不知道,冬季台灣相對濕度可以從夏季的80%驟降到50%以下!這種環境變化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特別致命,因為他們的絲聚蛋白天生不足,皮膚鎖水能力只有常人的60%。

❸ 慢性病患的惡性循環

糖尿病患者就算血糖控制穩定,長期高血糖仍會破壞皮膚的神經末梢微血管。洗腎病友更慘,每週3次的透析治療會帶走體內脂溶性維生素,皮膚修復能力只剩一半。

三大高危險群保養重點

👴 銀髮族必學「3分鐘黃金法則」

  1. 洗澡水溫維持38-40度,手肘試溫最準
  2. 下肢只用清水沖,除非沾到髒污才用弱酸性沐浴露
  3. 擦乾後立刻在微濕狀態塗乳液,選擇含神經醯胺成分
  4. 睡前穿純棉襪加強足部保濕

👶 異膚寶寶冬季生存守則

  • 室內開暖氣要擺濕毛巾水氧機
  • 改用燕麥成分沐浴品,避免含皂鹼
  • 每天補擦5-6次保濕霜,重點加強關節皺褶
  • 衣服挑選無縫線設計,減少摩擦刺激

🏥 慢性病友的醫療級防護

洗腎患者如果出現鑽心癢,可能是尿毒素結晶堆積,要考慮:

  • 每次透析後擦藥用乳膏
  • 每週2次窄波紫外線治療
  • 補充ω-3魚油改善發炎 癌症病友使用標靶藥物時,建議:
  • 指甲修剪成方圓形防甲溝炎
  • 隨身帶冰感面膜緩解臉部灼熱
  • 定期做水膠體敷料保護破皮部位

醫師私房急救包

如果已經抓到破皮流湯,千萬別亂抹偏方!分階段處理:

  1. 急性期:用生理食鹽水濕敷取代抓癢
  2. 結痂期:薄擦抗生素藥膏防感染
  3. 修復期:改用醫療級凡士林鎖住水分

記得!如果癢到影響睡眠或工作,別硬撐!現在皮膚科有新型抗組織胺止癢貼片,既能緩解症狀又不會嗜睡,早點治療才能打破「越抓越癢」的惡性循環喔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