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體總是不聽使喚?其實是自律神經在求救!
最近是不是常常覺得⋯⋯ ☑️ 明明沒感冒卻一直頭痛 ☑️ 肩頸像水泥一樣僵硬 ☑️ 吃飽飯就胃脹氣 ☑️ 半夜醒來就再也睡不著
這些小毛病像打地鼠一樣冒出來?康聯預防醫學心理師廖芳芸提醒:「這可能是自律神經系統在抗議啦!」
你的身體是「暴衝跑車」還是「老爺車」?
把自律神經想成汽車的雙系統:
🔥 油門(交感神經):遇到壓力就加速心跳、繃緊肌肉
🛑 煞車(副交感神經):負責放鬆消化、降低血壓
現代人最常見的3種失控狀況:
- 飆車模式:整天緊盯工作群組,下班還想著明天會議
→ 油門踩到底,半夜兩點還清醒 - 老舊拋錨:對什麼都提不起勁,連追劇都嫌累
→ 油門生鏽,整天昏昏沉沉 - 煞車失靈:明明很累卻停不下來,週末還自動早起
→ 想放鬆卻找不到開關
NESS保養術|把身體當超跑照顧就對了!
🥗 N=吃對東西也要「吃對姿勢」
- 超NG行為:邊回LINE邊扒飯、電腦前啃三明治
➡️ 大腦會誤判「在戰鬥狀態」,胃酸分泌亂七八糟 - 急救包:
✅ 挑「需要咀嚼」的食物:蘋果、芭樂、糙米飯
✅ 設定20分鐘「無手機用餐時間」
✅ 飯後喝溫蜂蜜水(腸胃敏感者改無糖優格)
🏃 E=流汗才是最高級保養
- 辦公室族必學:
👉 下午3點「爬樓梯挑戰」:從走2層開始,一週+1層
👉 追劇時做「腳趾體操」:用力蜷縮→張開重複10次 - 神奇效果:
研究發現「規律運動3個月」能提升30%自律神經調節力!
🛌 S=睡覺也要講究「黃金90分鐘」
- 睡前儀式:
🌙 21:00後改用「琥珀色夜燈」
🌙 棉被裡做「腳底互搓」動作(促進血液循環)
🌙 床邊放「煩惱筆記本」把焦慮寫下來封印 - 進階技巧:
週末補眠「最多多睡1.5小時」,避免打亂生理時鐘
🧘 S=5分鐘就能做的「微型紓壓」
- 辦公室版:
✨ 接電話時「單腳站立」訓練平衡感
✨ 用保溫杯裝熱水敷後頸部
✨ 聞薄荷精油提神(對心悸有效) - 居家版:
🛁 泡腳時加生薑片(水溫38度最剛好)
🎧 聽ASMR音頻(推薦雨聲+翻書聲組合)
專業醫師小提醒 ⚠️
如果出現「連續兩週早醒失眠」或「莫名恐慌發作」,別硬撐!現在各大醫院都有:
- ✨ 自律神經檢測儀(像量心跳的進階版)
- ✨ 客製化放鬆訓練(從呼吸教到肌肉放鬆)
- ✨ 睡眠日記分析(找出你的失眠觸發點)
心理師私房話:「把『必須完美』改成『60分就好』,身體會感謝你!」
最後送大家一句話:「放過自己不是偷懶,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~」從今天開始試試看這些小改變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