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頭暈腳軟別當小事!這可能是身體的紅色警報
最近門診遇到60多歲的王阿姨(化名),有高血壓和血脂問題但都有按時吃藥。某天清晨五點多起床要運動,突然整個人天旋地轉、心跳快到像要跳出胸口,右腳還突然沒力氣差點跌倒。送到醫院時症狀都消失了,但我們神經科醫師一看就覺得事情不單純…
什麼是「暫時性腦中風」?
就像腦血管突然「跳電」!醫學上叫做暫時性腦缺血(TIA),簡單說就是:
- 血管裡的血栓暫時卡住血流
- 腦部缺氧出現中風症狀
- 但血栓又自己溶解或移位
- 24小時內症狀完全消失(通常半小時內)
雖然症狀消失,但這根本是身體亮紅燈!研究顯示:
- 有TIA病史的人
- 3個月內中風機率高達10-15%
- 48小時內最危險
為什麼清晨特別危險?
從王阿姨的案例可以看到幾個關鍵點:
- 日夜溫差大:冬天清晨低溫會讓血管收縮
- 血液變濃稠:睡覺時沒喝水,血液黏稠度增加
- 血壓波動:從躺著到站起來的姿勢變化
- 隱藏疾病:患者本來就有三高問題
必做兩大關鍵檢查
1. 頸動脈超音波(CCD)
就像幫脖子血管做健檢:
- 檢查頸動脈有沒有粥狀硬化斑塊
- 測量血管狹窄程度
- 當狹窄>70%要考慮放支架
2. 腦血管攝影(CTA/MRA)
進階版檢查利器:
- 電腦斷層血管攝影(CTA):打顯影劑看全腦血管
- 磁振造影血管攝影(MRA):不用顯影劑也能看
- 能發現腦內小血管病變
隱藏版危險因子:心臟問題
很多患者不知道,心律不整也會引發腦中風!
- 心房顫動會產生血塊
- 血塊跑到腦部就中風
- 必要檢查:
- 24小時心電圖(Holter)
- 心臟超音波
- 凝血功能檢測
日常保養3重點
-
血壓管理:
- 每天固定時間量測
- 控制在<140/90mmHg
- 起床動作要放慢
-
水分補充:
- 睡前床邊放保溫杯
- 清晨醒來先喝溫水
- 每天喝體重x30c.c.
-
藥物調整:
- 抗血小板藥(如伯基)
- 抗凝血劑(新型口服藥)
- 降血脂藥物
醫師特別提醒:如果出現突然性暈眩、單側無力、說話不清,就算症狀消失也一定要就醫!把握黃金時間檢查,才能真正預防中風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