👀 巴金森患者看見不存在的東西?原來「這種疲勞」是元兇
最近在《eNeurologicalSci》期刊上的跨三年追蹤研究發現,超過4成巴金森病患者會出現視幻覺,而且心理疲勞程度越高,發作機率暴增3倍!究竟什麼是「心理疲勞」?和一般累哪裡不一樣?
🔍 研究數據解密:78名患者的三年變化
臺大神經科團隊追蹤78名確診患者,發現幾個驚人關聯:
-
疲勞程度分級(用BFI量表測量)
- 每增加1分,幻覺風險上升18%
- 心理疲勞影響力是生理疲勞的2.3倍
-
認知功能門檻(MMSE檢測)
- 分數低於26分者,幻覺發生率提高67%
- 最常出現的初期症狀:把窗簾皺褶看成臉孔
-
女性患者特別注意
- 女性發作率比男性高42%
- 夜間燈光昏暗時最容易觸發
🧠 心理疲勞 vs 身體疲勞 差在哪?
類型 | 特徵 | 緩解方式 |
---|---|---|
心理疲勞 | 持續性焦慮、注意力無法集中 | 正念冥想、認知行為治療 |
生理疲勞 | 肌肉痠痛、日常活動力下降 | 伸展運動、營養補充 |
關鍵差異:心理疲勞會讓大腦的視覺皮質異常活化,研究團隊透過fMRI掃描發現,患者在疲勞時,枕葉區域血流增加23%,導致大腦「過度解讀」感官訊息。
🚨 家屬必學!5招降低幻覺發生率
-
光線管理技巧
- 維持房間亮度在300流明以上
- 避免投射式燈具造成陰影
-
睡眠監測重點
- 使用智慧手環偵測REM睡眠期
- 快速動眼期異常者風險增55%
-
認知訓練菜單
- 每日15分鐘拼圖遊戲
- 每周3次顏色辨識練習
-
營養補充關鍵
- 維生素D3每日2000IU
- 早餐搭配Omega-3脂肪酸
-
環境標示訣竅
- 在窗簾貼上幾何圖案貼紙
- 鏡子加裝可掀式布簾
💡 醫師特別提醒:這些徵兆要警覺
臺大神經內科陳醫師指出,如果患者出現以下情況,建議立即回診:
- 頻繁揉眼睛或抱怨「視線模糊」
- 突然對鏡子產生恐懼感
- 夜間經常驚醒並描述「牆壁在動」
- 對幾何圖案表現出焦慮反應
透過跨領域治療團隊(包含神經科、精神科、職能治療師)的介入,早期發現患者的視幻覺徵兆,能有效延緩症狀惡化速度達60%!
▶️ 本文參考資料:
- 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整合治療中心臨床指引
- 2023年國際運動神經醫學會年度報告
- 《腦神經退化疾病照護實務手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