椎間盤突出治療全攻略:什麼時候能免開刀?什麼情況非動刀不可?
最近診間來了好多「腰閃到」的病人,檢查後發現其實是椎間盤突出在作怪!每次說到要開刀,大家都嚇得臉色發白。今天劉醫師就來跟大家聊聊,到底椎間盤突出什麼時候能自然好?什麼情況非挨刀不可?
椎間盤像車子的避震器?壞了就回不去!
我們的脊椎就像疊疊樂積木,每節中間的椎間盤就是天然避震器。年輕時像QQ的蒟蒻,年紀大就慢慢變成像風乾的麻糬。重點是:一旦變形就回不去了!就算做復健牽引,也只是讓周圍組織放鬆,不會讓突出的部分縮回去。
為什麼有人突出沒感覺?關鍵在「神經耐受度」
- 就像有人怕癢有人不怕
- 神經被壓到「臨界點」才會痠痛
- 輕微壓迫可能只有腰酸背痛
- 嚴重時就像電線短路會麻痛無力
保守治療黃金期:把握3個月關鍵!
剛發作前3個月是治療黃金期,建議這樣處理:
- 急性期(前2週):吃藥+絕對休息
- 肌肉鬆弛劑:放鬆緊繃腰肌
- 消炎止痛藥:消除神經腫脹
- 類固醇:嚴重時短期使用
- 亞急性期(2週後):
- 熱敷:每天3次,每次15分鐘
- 復健治療:包含
- 腰椎牽引(拉腰)
- 電療
- 超音波治療
- 核心肌群訓練:死蟲式、橋式
- 日常保養:
- 避免久坐(每30分鐘起身)
- 改用護腰枕頭
- 學習正確搬重物姿勢
出現這3種症狀!別猶豫快找醫師開刀
1. 腳ㄚ子沒力氣
- 踮腳尖困難
- 腳背勾不起來
- 走路像踩棉花
2. 大小便失守
- 憋不住尿意
- 肛門有麻木感
- 嚴重會尿滯留
3. 走沒幾步就痛爆
- 走不到100公尺
- 要坐著才能緩解
- 連睡覺都痛醒
開刀後就一勞永逸?錯!保養更重要
就算動了手術,脊椎還是同一條!常見手術方式比較:
手術類型 | 適合情況 | 恢復期 | 優缺點 |
---|---|---|---|
微創內視鏡 | 單節突出 | 2-4週 | 傷口小但技術門檻高 |
傳統減壓 | 嚴重骨刺 | 6-8週 | 效果直接但破壞較多 |
椎體融合 | 脊椎滑脫 | 3個月 | 穩定但喪失活動度 |
術後保養3要點:
- 半年內避免搬超過5公斤
- 每天做核心肌群訓練
- 每年定期做脊椎檢查
脊椎保健日常5招
- 坐姿:屁股塞滿椅背,腰部放捲毛巾
- 睡姿:側睡腿間夾枕頭,仰睡膝下墊高
- 運動:游泳(尤其仰式)、皮拉提斯
- 飲食:多吃含鈣、維生素D食物
- 減重:BMI控制在24以下
劉醫師的真心話:80%患者其實不用開刀!重點是把握治療時機,別等到神經被壓壞才處理。下次腰痛別急著照MRI,先給身體3個月修復期,搭配正確復健,說不定就能跟手術刀說掰掰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