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胸口卡卡是濕氣在作怪!中醫親授3個護心穴位改善心血管問題

濕氣纏身竟會害心臟?中醫解析胸悶關鍵原因

最近天氣變化大,是不是常覺得胸口像壓著石頭?呼吸總是不順暢?這些可能都是身體在發出「濕氣警報」!中醫師發現,很多心臟不適其實跟體內濕氣堆積有關,特別是梅雨季節更容易惡化。

為什麼濕氣會影響心臟?

中醫說的「濕」不只是水分,更像是身體代謝不掉的黏液。當這些濕濁物質卡在胸口,就像在心血管裡塞了保鮮膜,讓心陽(心臟能量)無法正常運作。雨天時外界濕氣重,內外濕夾攻,症狀會更明顯。

濕氣型胸悶3大特徵

  1. 雨天特別容易喘不過氣
  2. 早上起床胸口沉重
  3. 伴隨舌苔厚膩、容易水腫

護心三寶穴道 圖解按摩手法

❶ 膻中穴|胸口順氣開關

📍精準定位:解開內衣扣,找到兩乳頭連線正中央,第四根肋骨間的凹陷處 👐按摩訣竅:用拇指指腹以畫圈方式按揉,搭配深呼吸效果更好。上班族久坐後可按壓5分鐘,幫助打開胸腔氣結。

❷ 少府穴|掌心護心閥

👊快速找點:握拳時小指指尖戳到的位置,第四、五掌骨之間的肉墊處 💆加強手法:用原子筆圓頭端深壓,會有明顯酸脹感。建議邊看電視邊按,左右手各按3分鐘,促進末梢血液循環。

❸ 神門穴|安神定心錨

🖐️位置解密:手腕橫紋靠近小指側,豌豆骨下方的凹陷窩,按壓時會有麻感傳到小指 🌙最佳時機:睡前搭配溫熱毛巾熱敷,能改善心悸失眠。按摩時可搭配薰衣草精油,放鬆效果加倍。

日常保養5要訣

  1. 雨天隨身帶小毛巾擦乾後頸
  2. 喝溫水取代冰飲,避免濕氣內生
  3. 每周2次快走流汗幫助排濕
  4. 睡前用42℃熱水泡腳15分鐘
  5. 少吃糯米、冰淇淋等生濕食物

⚠️重要提醒:如果按壓穴位後出現劇烈疼痛,或是胸悶伴隨左臂麻痛,一定要立即就醫檢查。穴位保健適合日常保養,不能取代正規治療喔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