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朴子囝仔到毒物權威
1958年出生在嘉義朴子中醫世家的林杰樑,從小聞著藥草香長大。那個總愛蹲在藥櫃前看爺爺抓藥的小男孩,後來竟成為撼動台灣食安界的重量級人物。國中每天搭2小時火車通勤到嘉義市讀書,書包裡總塞著《本草綱目》和西醫解剖圖譜。
醫學院的反骨歲月
頂著北醫狀元光環入學,這個「白袍新鮮人」卻搞起社團大串聯!當同學都在拚成績,他同時擔任中醫社創社社長+跆拳道社長+醫療服務團長。最猛紀錄是曾帶著30個醫學生,騎機車衝到翡翠水庫做汙染調查。
命運的重擊與重生
23歲實習那年某個值班夜,他突然昏迷在護理站。醒來後醫師宣判:「腎臟只剩15%功能,要洗腎一輩子。」當時洗腎每次要價5000元,窮學生只能靠醫院「以工換療」——幫其他病患插針換取治療機會。
鋼鐵醫師的浪漫
「我不能害妳吃苦!」確診後他狠心與醫學系女友分手,卻在長庚醫院遇到真命天女譚敦慈護理師。為通過岳母考驗,他每天洗腎後準時到府「站崗」,用3年時間證明「洗腎醫師也能給幸福」。
綠十字的偏鄉征戰
1988年創立的綠十字醫療團,根本是醫界版「行動急診室」。最經典是1996年帶隊殺進二仁溪廢五金汙染區,頂著惡臭採樣重金屬超標500倍的土壤,當場把數據摔在環保署長桌上。
那些年我們追的食安
三聚氰胺、塑化劑、毒澱粉…每次食安風暴都有他站第一線。廠商曾寄冥紙恐嚇,他淡定回應:「與其花錢買金紙,不如改善製程。」家裡冰箱永遠有「實驗用問題食品」,連老婆都戲稱是「毒物博物館」。
最後的戰役
2013年7月31日,剛開完食安會議的林醫師突然呼吸衰竭。裝葉克膜前他最後叮嚀:「巴拉刈一定要禁…」上萬網友自發在FB串聯「為林醫師留一盞燈」,見證台灣社會對良醫的終極致敬。
永不熄滅的醫療魂
「醫師的天職是讓病人活得有尊嚴」這句座右銘,他從洗腎青年說到白髮教授。即使最後臥病在床,仍堅持用顫抖的手修改學生論文。妻子整理遺物時發現,他手機裡最後通話紀錄全是民眾食安諮詢。
俠醫教我們的六堂人生課
- 每天喝夠2000cc白開水(手搖飲不算數!)
- 吃當季盛產蔬果最安全
- 少吃高度加工食品
- 烹調少油鹽、多蒸煮
- 保持規律運動習慣
- 堅持做對的事,就算全世界反對
「人生就像騎腳踏車,想保持平衡就得不斷前進」林醫師這句話,正是他用熱血寫就的最佳註解。那個總在深夜研究室亮著的燈,永遠是台灣醫療界最溫暖的指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