💤 夜跑族注意!運動時間選錯反而害你整晚翻煎餅
最近好多台灣上班族都愛揪團「夜跑」,下班後到河濱公園或學校操場邊跑邊聊天,覺得流完汗超好睡?但睡眠專家要打臉這個觀念啦!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,晚上7點後運動的人,睡眠品質竟然比早上運動族群差超多!
🔬 實驗數據會說話:早上運動多75%深層睡眠
美國阿帕拉契州立大學找了三組人馬測試:
- 🕖 早上7點晨跑組
- 🕐 下午1點午動組
- 🕖 晚上7點夜跑組
用腦波儀器監測發現,早起運動的人夜間「非快速動眼期」比另外兩組多出75%!這個階段簡單說就是:
- 大腦完全關機休息
- 身體修復力最強時段
- 完全不會作夢的超深眠狀態
🌡️ 體溫是關鍵!運動後要等「這時間」才能睡
暢銷書《睡眠革命》作者尚恩‧史蒂芬森解釋:
- 運動時核心體溫會升高1~2℃
- 身體需要5.5~6小時才能完全散熱
- 睡前體溫沒降回基準值會導致:
- 翻來覆去難入睡
- 淺眠易醒
- 自律神經失調
🕓 台灣專家加碼建議:最晚別超過「這時間」
根據台北榮總睡眠中心臨床觀察,台灣人普遍習慣晚睡,但想要在晚上11點~凌晨1點黃金修復期入睡的話:
- 最理想運動時段:下午4點半前
- 計算公式:預計睡覺時間 – 6小時 = 最晚運動時間
- 舉例:想12點睡 → 最晚6點要運動完
🚨 夜跑族補救措施
如果真的只能晚上運動怎麼辦?
- 運動後必做「3分鐘降溫法」:
- 用冷水沖手腕10秒(脈搏點散熱最快)
- 喝200cc常溫椰子水(補充電解質不刺激腸胃)
- 躺地板上做「殭屍躺」5分鐘(磁磚導熱加速降溫)
📊 不同運動時段比較表
時段 | 深眠時間 | 體溫恢復 | 適合族群 |
---|---|---|---|
早上7點 | ★★★★★ | 完全恢復 | 早起鳥兒 |
下午1點 | ★★★★☆ | 睡前恢復 | 午休上班族 |
晚上7點 | ★★☆☆☆ | 影響睡眠 | 夜貓族 |
💡 專家小叮嚀
台大醫院物理治療師林孟廷補充:「台灣夏天濕度高,體溫下降速度比乾燥地區慢,建議把緩衝時間拉長到6.5小時更保險。」另外要注意,如果是做高強度間歇運動(HIIT),至少要隔7小時再睡覺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