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驚蟄濕氣重易感冒!按耳後「這穴位」排毒助好眠,3道養生食譜學起來

🌱驚蟄節氣特性解析

3/5-6的驚蟄不只是農民曆上的節氣,更是身體轉換的關鍵!老一輩常說「驚蟄有雷,米價如泥」,這時候如果聽到打雷聲,代表今年稻作會大豐收。不過對我們身體來說,濕答答的天氣+忽冷忽熱的溫度,根本就是流感病毒的狂歡派對!

🌀濕氣對身體的影響

這段期間最明顯就是「整個人懶洋洋」,明明沒做什麼事卻覺得超累,早上起床像被棉被綁架。中醫師提醒這都是淋巴循環變差的警訊,濕氣卡在體內會讓免疫力下降,病毒更容易找上門!


👂耳後黃金穴位按摩教學

翳風穴根本是驚蟄期間的救命穴!位置在耳朵後方骨頭凹陷處,用指尖按壓會有微微痠脹感。阿嬤教的「搓耳功」其實超科學:

1️⃣ 雙手搓熱後蓋住耳朵
2️⃣ 中指精準定位翳風穴
3️⃣ 用指腹畫圈按摩30秒
4️⃣ 從耳後沿脖子側邊往下輕推

早晚各做3次,你會發現頭腦變清醒+晚上更好睡,因為這樣做能同時刺激膽經和淋巴排毒!


🥬驚蟄必吃5大養生食材

食材 挑選技巧 養生功效
韭菜 選葉尖翠綠不枯黃 殺菌促代謝,改善春睏
洋蔥 表皮乾燥無發芽 強化免疫,穩定血壓
蚵仔 肉質飽滿有光澤 補鋅抗感冒,加速傷口復原
楊桃 稜邊呈深褐色 潤喉止咳,降心血管負擔
四季豆 豆莢清脆易折斷 健脾胃助消化

👩🍳阿嬤級驚蟄食譜特搜

🟢【韭菜涼拌蚵仔】台味滿分

材料要這樣準備

  • 蚵仔泡鹽水10分鐘去腥
  • 韭菜切末後用「鹽巴殺青」逼出水分
  • 調味重點:白醋要用工研醋才對味

關鍵步驟
蚵仔裹太白粉時要像「幫蚵仔穿外套」,薄薄一層才能鎖住鮮味。燙熟後馬上泡冰水,口感會更Q彈!

🟠【紅咖哩洋芋四季豆餅】南洋風改良版

偷吃步技巧
馬鈴薯煮熟後加「半顆鹹蛋黃」搗碎,香氣直接升級!煎餅時用「小火蓋鍋蓋」悶煎,外酥內軟不油膩。


✨雲門教室獨家「驚蟄轉」氣血操

最佳練習時段:早上7-9點(氣血走胃經時)
完整動作分解

  1. 雙手平舉與肩同高,掌心朝下
  2. 小指開始像開花朵般逐指翻轉
  3. 轉到掌心完全朝上時停3秒吸氣
  4. 從大拇指開始逆向轉回,搭配吐氣

每天做12次能疏通三焦經,搭配腳尖墊步效果更好!老人家做記得扶椅背保持平衡~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