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式做到腰更痛?教你正確啟動核心的關鍵訣竅
最近社群上超多人PO棒式挑戰照,但你知道超過7成台灣人根本做錯姿勢嗎?今天不藏私大公開物理治療師親授的細節,讓你真正練到深層肌肉!
五種等級棒式分解教學(從小白到高手都適用)
🧘♀️ 菜鳥版|膝蓋著地式
適合族群:剛生完小孩的媽咪、辦公室久坐族
- 手肘直接放在瑜珈墊,記得要對齊「肩膀正下方」
- 膝蓋跪地時大腿要垂直地面(很多人會偷懶往後坐)
- 想像用肚臍往脊椎方向吸,屁股要微微夾緊
⚠️小技巧:在骨盆下方墊折起來的毛巾,幫助維持正確角度
🏋️ 標準版|前臂平板撐
關鍵在「全身繃緊像鋼板」
- 手肘與肩同寬,掌心可交握或平貼地面
- 腳尖用力推地,感覺小腿前側在發熱
- 後腦勺到腳跟要呈完美斜直線(可請家人幫忙拍照檢查)
🔥進階挑戰:試著把其中一隻腳抬高5公分,停留3秒換邊
…
台灣人最常犯的五大NG姿勢(附圖解對照)
❌ 錯誤1:塌腰翹屁股
後果:腰椎壓力山大,練完反而更酸痛
✅ 修正法:
- 先做「骨盆後傾」動作啟動腹橫肌
- 想像有人要往你肚子揍一拳,瞬間收緊核心
- 膝蓋微彎讓臀部自然下沉
❌ 錯誤2:手肘位置太開
後果:肩膀代償導致斜方肌越練越厚
✅ 修正法:
- 手肘與肩膀呈「11字形」垂直
- 前臂平行不要內八
- 腋下要感覺微微夾緊的張力
…
日常加強訓練菜單(搭配辦公室小動作)
早晚各做3循環:
- 跪姿棒式 30秒 → 休息10秒
- 標準棒式 20秒 → 休息15秒
- 側棒式左右各15秒 → 抖腳放鬆
💡 搭配呼吸法效果加倍:
- 吸氣時想像肋骨向兩側擴張
- 吐氣時用力收緊小腹(像要拉上緊身牛仔褲)
…
常見QA整理
Q:棒式要做多久才有效?
A:初學者從15秒×3組開始,重點是「質感>時間」,當發現姿勢跑掉就該休息
Q:做完手肘痛怎麼辦?
A:試著把重心往腳尖移動,或改用「拳頭撐地」減少腕部壓力
🔥 同場加映:棒式組合訓練
早上刷牙時→ 單腳棒式交替30秒
追劇廣告時間→ 側棒式抬臀10下
睡前伸展→ 貓牛式+棒式流動組合
現在就鋪開瑜珈墊,跟著這些技巧重新啟動你的核心肌群吧!記得做完要搭配嬰兒式放鬆背部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