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自體免疫性肝炎怎麼治?醫師教你從用藥到日常保養全攻略

自體免疫性肝炎是怎麼發生的?

自體免疫性肝炎其實是身體的「防衛部隊」搞錯對象啦!正常情況下,免疫細胞會攻擊入侵的病毒或細菌,但當免疫系統「秀逗」時,會把肝細胞當成敵人攻擊。這種狀況就像家裡警報器故障,明明沒小偷卻一直響個不停。

常見症狀包括:

  • 長期感覺疲勞沒精神
  • 皮膚和眼白突然變黃(黃疸)
  • 右上腹部悶痛不舒服
  • 尿液顏色變深像濃茶
  • 抽血檢查發現肝指數異常飆高

治療關鍵3大方向

1. 藥物控制免疫反應

醫生最常開的處方是「類固醇+免疫抑制劑」組合拳:

  • 類固醇(如Prednisone):快速壓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,就像幫暴衝的免疫細胞踩煞車
  • Azathioprine:長期調節免疫功能的守門員,需定期抽血監控白血球數量
  • 新型生物製劑(如Rituximab):專門對付頑固型病例的祕密武器

2. 生活習慣大改造

  • 睡眠管理:晚上11點前躺平,每天睡足7小時(肝臟排毒黃金時段不能少)
  • 壓力調適:每天做15分鐘腹式呼吸,週末安排輕旅行放鬆
  • 運動處方:每週3次快走或游泳,每次30分鐘到微微出汗就好

3. 飲食營養重點

  • 必吃護肝食材:綠色花椰菜、鮭魚、核桃、藍莓、燕麥
  • 絕對黑名單:酒精、醃漬食品、油炸物、含糖手搖飲
  • 營養補充訣竅:維生素D每天2000IU、魚油早晚各1顆

治療期間要注意這些事

  • 每月定期回診追蹤肝指數(GOT/GPT)
  • 避免突然停藥造成病情反彈
  • 接種A型、B型肝炎疫苗加強保護
  • 服用中草藥前務必先問過主治醫師

長期保養的5個小秘訣

  1. 每天早上量體重,突然增加超過2公斤要警覺
  2. 用APP記錄每天吃的食物和身體狀況
  3. 選擇標示「無麩質」的食品
  4. 隨身攜帶醫療警示卡
  5. 參加病友支持團體交流經驗

特別提醒:如果出現發燒超過38度、皮膚出現不明瘀青,或是意識突然模糊,要馬上掛急診!這些可能是藥物副作用或病情惡化的警訊。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