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科博士教你「凍齡腦」秘訣!6招日常習慣超有感
最近是不是常常「啊我剛剛要說什麼?」、「手機明明拿在手上還到處找」?別以為只有皮膚要抗老,大腦更需要保養!日本腦神經專家加藤俊德博士破解迷思:腦細胞變少照樣能變聰明! 關鍵在「激活未開發的腦區」,博士親測有效的6個習慣,阿公阿嬤也能輕鬆做到👇
🧠習慣1:當個好奇寶寶就對了
「好奇心是大腦的維他命!」博士說這不是雞湯,實驗發現主動探索新事物時,腦中會長出像樹枝的「神經突觸」。比如:
- 每天換路線買早餐(巷口那家沒吃過的蛋餅試試看)
- 學年輕人玩桌遊(比麻將更能活化前額葉)
- 下載食譜APP挑戰新菜(失敗的暗黑料理也是種刺激)
🙏習慣2:每天真心說3次謝謝
「感謝不是客套話,要真的感受到對方心意!」博士用MRI掃描發現,發自內心感恩時,大腦「邊緣系統」會亮起來,這區掌管情感記憶。試試:
- 早餐店老闆多給醬料:「闆娘妳的辣椒醬超讚!」
- 同事幫忙印文件:「多虧你我才沒被主管唸」
- 睡前用LINE傳長輩圖給爸媽(加句手寫感謝小語)
📖習慣3:每天多學1個「有梗」新詞
不是叫你背字典!博士強調要學了馬上能用的詞:
- 年輕人用語:「社畜」、「是在哈囉」
- 流行梗圖台詞:「我就爛」、「歸剛欸」
- 專業術語:看醫療劇學「血小板」、「淋巴結」
關鍵技巧:學完立刻找人用!跟朋友說:「你最近很母湯喔~」搞不好對方還會教你更多新詞!
🌱習慣4:在家種會死的植物
「把植物養死也是種學習!」博士說種植能逼大腦即時解決問題:
- 觀察日記:每天拍盆栽對比照(葉子垂了?土太乾?)
- 自製肥料:咖啡渣+蛋殼怎麼調比例?
- 跟植物說話(實驗證明聲波震動真的影響生長!)
新手推薦:九層塔、薄荷等香草植物,養死了還能泡茶(誤)
🛀習慣5:洗澡後做「5分鐘懶人操」
博士解釋:身體僵硬=大腦缺氧!睡前做這些動作最有效:
- 毛巾拉筋:雙手抓毛巾高舉過頭,左右側彎(伸展側腰)
- 門框擴胸:手肘彎90度抵門框,身體前傾(開肩超爽)
- 腳趾猜拳:坐著用腳趾比剪刀石頭布(促進末梢循環)
💤習慣6:「偷時間」補眠法
博士提醒:「睡滿8小時」是迷思! 重點在:
- 黃金修復期:晚上11點-凌晨3點一定要睡(肝臟排毒連動腦修復)
- 分段式睡眠:午休+傍晚各睡20分鐘(比連續睡更提神)
- 睡前儀式:戴老媽的橘色眼罩(大腦看到特定顏色會自動放鬆)
💡博士加碼提醒:這些習慣要「交替做」才有效!今天種菜、明天學新詞,讓不同腦區輪流上工,就像幫大腦做重訓~